光学薄膜,是指在光学玻璃、光学塑料、光纤、晶体等各种材料的表面上镀制一层或多层薄膜,基于薄膜内光的干涉效应来改变透射光或反射光的强度、偏振状态和相位变化的光学元件,是现代光学仪器和光学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学膜生产及供应方面,呈现全球高度垄断现象,光学膜全球市场主要由:日本—东丽、三菱树脂、东洋纺,韩国—SKC,美国—3M等生产供应,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巨头对光学级PET薄膜的垄断,从而形成了在全球光学功能膜市场的领导地位。 聚酰亚胺(PI)薄膜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胺基二苯醚在强极性溶剂中经缩聚并流延成膜再亚胺化而成的薄膜类绝缘材料。PI膜以其优良的耐高温特性、力学性能及耐化学稳定性成为当前最佳的柔性基板材料。 PI膜为黄色透明状,相对密度在1.39 ~1.45之间,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电气绝缘性、粘结性、耐辐射性、耐介质性等,能在-269℃~28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气、原子能、微电子、液晶显示等高技术领域,并已经成为全球火箭、宇航等尖端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偏光片PVA膜是电子显示行业的上游关键材料之一,其本质为一种复合膜,主要由PVA膜、TAC膜、压敏胶、离型膜和保护膜等复合而成。其中PVA膜是偏光片实现偏光功能的核心材料,决定了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色调等关键光学指标。 中国PVA膜市场主要被日本可乐丽垄断,据可乐丽数据,可乐丽PVA树脂供应量早在2018年就占全球约40%,尤其是偏光片用PVA膜的供应量更是占到全球供应量的80%。国外重要公司:可乐丽(Kuraray)、LG化学(LG Chem)、三星电机(Samsung SDI)、日本电工(Nitto)、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等;国内公司:皖维高新、三利谱、东旭光电、盛波光电、胜宝莱。 高性能水汽阻隔膜,是近年来全球各大材料公司争先研发和布局的前沿核心材料,没有高等级的水汽阻隔膜产品,柔性显示、柔性电子、柔性照明、柔性光伏、柔性传感等下游柔性产业将很难启动。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将无处不在,水汽阻隔膜将引领传感器走向柔性化、轻量化和可穿戴化,以柔性印刷电子为基础的柔性传感应用前景广阔,包括红外传感、机器人传感,智能穿戴传感,生物医疗传感等,印刷电子一旦爆发,对水汽阻隔膜的需求同样十分巨大。 高端显示用水汽阻隔膜在全球来看只有两家企业能生产,一家是美国3M,另外一家是后起之秀,中国的康得新。值得一提的是,康得新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卷绕式大宽幅高性能封装阻隔膜生产线成功投产,水汽阻隔WVTR值可达到10-6克/平方米/天,这是当今全球业内性能等级最高的封装阻隔膜。康得新高性能水汽阻隔膜的成功投产,彻底解决了国内柔性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材料瓶颈,将带动我国柔性产业实现全面崛起。 异方性导电胶膜是一种基材a与基材b之间涂布贴合,限定电流只能由垂直轴z方向流通于基材a、b之间的一种特殊涂布物质,兼具单向导电及胶合固定的功能,可以解决一些以往连接器无法处理的细微导线连接问题。异方性导电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封装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性,完全满足了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的封装要求。 ACF属于高技术功能性材料,全球85%以上的ACF市场份额被日本占据。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苏州微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却研发出适用于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导电胶膜,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 光学级PET聚酯薄膜是指聚酯家族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光学级PET聚酯薄膜具有透光率高、雾度低、亮度高、不泛黄、附着力好、平整度好、无明暗纹、耐高温和紫外线照射、挺度佳、抗烧裂、不易破损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光学PET薄膜按应用分为反射膜、增透膜、滤光膜、光学保护膜、偏振膜、分光膜和位相膜。常用的是前4种。 光学膜在背光模组、偏光片、液晶材料中均有使用。液晶显示是目前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手机等领域。而在整个TFT-LCD生产过程中,光学薄膜的需求总面积大约是面板的15-20倍,成本约占液晶面板的15~20%。 石墨膜是一种石墨的薄膜,因为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却具有金属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还具有有机塑料一样的可塑性,且还有特殊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润滑和能涂敷在固体表面的等等一些良好的工艺性能,因此,导热石墨在电子,通信,照明,航空及国防军工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墨膜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内部避震散热。 全球在该行业主要参与者为日本松下、美国Graftech、日本Kaneka和中国的碳元科技,因此,行业集中度较高。 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核心部件,对电池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具有阻隔作用,还具有传导质子的作用。全质子交换膜主要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nafion重铸膜、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新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等。 迄今为止最常用的质子交换膜(PEMFC)仍然是美国杜邦公司的Nafion膜,具有质子电导率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值得一提的是,PEMFC大多采用Nafion®等全氟磺酸膜,国内装配PEMFC所用的PEM主要依靠进口。 铝塑膜所要求的指标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与普通复合膜不同的地方是: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电性能(包括绝缘性)。 目前,全球及国内铝塑膜市场主要被日本DNP印刷、日本昭和电工等少数日本企业所垄断。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领域,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已成为全球反渗透膜最重要的生产国家之一,产量占比约为18.98%,仅次于美国。我国也是最大的反渗透膜消费国家,消费量占全球反渗透膜消费量的比例达到25.99%,不过,也有部分膜产品与发达国家尚存一定差距,仍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总的来说,我国的电渗析膜品种较少,耐温、耐氧化、耐酸碱和耐污染等性能较差,难以进行高浓度浓缩和不同离子的分离。